湖北:守正创新蓄势赋能 全力护航湖北战略支点建设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08 来源:中国地震局
2024年以来,湖北省巨灾防范工程稳步推进并顺利竣工。工程聚焦蓄势赋能,全面提升湖北省地震监测与灾害防范能力,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守正创新,全面夯实防震减灾根基
构建现代化观测系统。完成82套固定监测站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配置191套流动观测设备、42套异常核实装备以及60套地震监测备机备件,在7栋典型超高层建筑安装127套强震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震活动更全面、更精准的捕捉,显著增强了全省地震异常监测与流动观测能力。湖北地震台台长吕品姬介绍:“通过业务系统集成,地电、流体、地磁等在线仪器数据连续率升至99%以上,地震预警站网的稳定运行率超99.5%。”
数据驱动支撑科学决策。依托巨灾防范工程,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震灾防御底层基础数据库,有效整合基础地理、地质、地球物理以及承灾体数据。同时,以国产化技术为支撑,搭建自主可控的数据管理平台,对业务中心计算存储基础设施实施扩容升级,完成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迭代改造,建强“省级-中心站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提升了地震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数字地基”。
蓄势赋能,构建“防震减灾+”服务新格局
实现韧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在省内7栋超高层建筑安装强震动监测系统,这套监测系统犹如为建筑装上“神经中枢”与“感知触角”,实现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动态评估与风险预警,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依托上述实践,相关技术成果和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5个省份的42个工程项目,监测对象也从超高层建筑拓展至大型桥梁、地铁、地下空间等重要基础设施,为全国城市安全建设贡献湖北智慧。
打造震害防御技术系统。充分考虑湖北省地震构造探查装备和数据系统建设的现状,购置28吨级可控震源系统、单分量节点仪、水域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水域大功率可控震源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软件和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等探查装备。该套装备体系实现了岩石圈尺度深、浅部结构和构造的高精度探测成像,可满足不同地形条件下全地壳深度的高精度探测需求,为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防范大震巨灾风险,推进湖北大震震源探查任务,筑牢了坚实基础。
全力护航,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巨灾防范工程的建设,使得全省地震观测智能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得到大幅跨越,地震短临跟踪和异常核实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服务响应和城市超高层建筑震害防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强化了震源识别和震害防范能力,加深对地震灾害风险危险源的认识,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为全省震灾风险防范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局将持续发挥巨灾防范工程效能,将地震监测与灾害防范嵌入湖北战略支点建设中,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