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湖北:守正创新蓄势赋能 全力护航湖北战略支点建设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08 来源:中国地震局

  2024年以来,湖北省巨灾防范工程稳步推进并顺利竣工。工程聚焦蓄势赋能,全面提升湖北省地震监测与灾害防范能力,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守正创新,全面夯实防震减灾根基

  构建现代化观测系统。完成82套固定监测站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配置191套流动观测设备、42套异常核实装备以及60套地震监测备机备件,在7栋典型超高层建筑安装127套强震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震活动更全面、更精准的捕捉,显著增强了全省地震异常监测与流动观测能力。湖北地震台台长吕品姬介绍:“通过业务系统集成,地电、流体、地磁等在线仪器数据连续率升至99%以上,地震预警站网的稳定运行率超99.5%。”

111

  数据驱动支撑科学决策。依托巨灾防范工程,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震灾防御底层基础数据库,有效整合基础地理、地质、地球物理以及承灾体数据。同时,以国产化技术为支撑,搭建自主可控的数据管理平台,对业务中心计算存储基础设施实施扩容升级,完成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迭代改造,建强“省级-中心站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提升了地震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数字地基”。

222

  蓄势赋能,构建“防震减灾+”服务新格局

  实现韧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在省内7栋超高层建筑安装强震动监测系统,这套监测系统犹如为建筑装上“神经中枢”与“感知触角”,实现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动态评估与风险预警,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依托上述实践,相关技术成果和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5个省份的42个工程项目,监测对象也从超高层建筑拓展至大型桥梁、地铁、地下空间等重要基础设施,为全国城市安全建设贡献湖北智慧。

333

  打造震害防御技术系统。充分考虑湖北省地震构造探查装备和数据系统建设的现状,购置28吨级可控震源系统、单分量节点仪、水域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水域大功率可控震源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软件和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等探查装备。该套装备体系实现了岩石圈尺度深、浅部结构和构造的高精度探测成像,可满足不同地形条件下全地壳深度的高精度探测需求,为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防范大震巨灾风险,推进湖北大震震源探查任务,筑牢了坚实基础。

444

  全力护航,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巨灾防范工程的建设,使得全省地震观测智能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得到大幅跨越,地震短临跟踪和异常核实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服务响应和城市超高层建筑震害防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强化了震源识别和震害防范能力,加深对地震灾害风险危险源的认识,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为全省震灾风险防范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局将持续发挥巨灾防范工程效能,将地震监测与灾害防范嵌入湖北战略支点建设中,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责任编辑:雷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