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知责笃行 构筑北疆智慧防震减灾新高地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01 来源:中国地震局
在黑龙江省巨灾防范工程项目办公室,有一面墙记录着项目时间进度计划,清晰记录着项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各时间段需详细完成项目事项及时间进度安排。“项目推进事项一览表,直观地提醒我们项目进行到哪一步,目前有哪些棘手的问题,还有哪些要大力推进。”黑龙江省巨灾防范工程项目办公室成员于天明介绍。
黑龙江省巨灾防范工程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见效”,在全力推进地震监测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异常核实装备、流动设备已投入使用,地震浅层反射、场地探测、无人机测量、物探、航测等也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一项项建设成果正逐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效益,这面墙上逐渐被完成的小红旗填满。全省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震灾风险防治数据全覆盖,为筑牢北疆地震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支撑。
开局即冲刺,跑出“龙江加速度”
黑龙江省地震局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推进工程建设,形成党组统筹决策、项目办精准调度、实施组攻坚落地、职能部门协同保障的四级联动体系。项目办实体化运作,实行“日调度-周复盘-月会商”机制,发挥项目大脑作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我们抽调骨干成立项目办公室,让基层业务人员,特别是年轻的业务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成立跨部门青年突击队,推进地震信息数字化平台建设。组建党员先锋队,在零下30℃环境下调试设备,实现监测设备在极寒环境下100%运行率。”项目办副主任胡宝慧说。
漠河地震台气象三要素设备安装
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监测与管理平台
“项目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地震业务现代化。新建融合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准备、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地震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汇集、存储、计算、应用,达到建设集约化、信息共享化、效益最大化的项目建设效果,信息网络更安全、更稳定,业务效能提升20倍,为推动黑龙江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化基础保障。”信息平台分项负责人欧阳兆国说。
项目以智慧监测保障地震监测数据安全。新建地震监测运管平台,通过站网基础环境改造、设备更新升级、先进技术开发应用、运管系统设计,实现地震智慧监测运维管理功能,保障地震监测数据准确、连续、可靠。齐齐哈尔中心站站长马坤感慨:“新平台就像给中心站安装了‘高清摄像头’,让新设备更稳定、更清晰记录到更多细节,捕捉更多数据变化”。五大连池中心站应用新设备,首次实现火山地区地下流体“采样-分析-预警”全流程自主化。中心站增加太阳能储能系统,实现台站节电25%。
新建成的监测预报汇集管理及智慧化监控平台实现全省台站智慧管理
突破服务创新,助推地方建设发展
项目建设中配备更加完善的装备,投入牡丹江莲花水库监测、鸡西矿震监测等非天然地震监测业务,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特别是我们以主动服务第九届‘亚冬会’、‘尔滨’旅游等地震安全风险防范为切入点,在地震预警终端布设、流动地震监测台网观测、松花江冰面承载力监测、冰雪大世界冰灯危险性监测等方面先行先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震害防御体系分项负责人康健介绍说。
项目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实现突破,首次整合地理信息、建筑单体等九大类数据,特别是获取了全省建筑单体数据,打通了地震损失评估“数据-模型-应用”最后一公里。项目配套的地震三维建模软件已应用于佳木斯活断层探测,实现“数据自主生产-模型自主构建”的全链条掌控。
新装备震源车在绥化中心站开展应用
从台站标准化改造到智能化运行、从数据中心建设到应急能力提升、从高精尖设备的购置到震防领域的赋能增效,黑龙江局书写了寒地巨灾防范的创新答卷,赋能北疆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