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地球物理场数据同化与数值模拟
以重力场测量为主要手段,融合多种地球物理场数据,发展多源数据同化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深部介质变化过程,探索强震孕育机理。实验室正开展新的地震时变微重力数据同化理论方法研究,以实现陆面高分辨率、大尺度、时变重力模型构建;同时,还发展多种数值模拟技术,解释孕震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区域构造与强震关系等。
负责人
陈石,1980年生,博导,研究员,重力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学科技术协调组组长,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和日本数理统计研究所,交流学术成果。
长期从事重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时变微重力场建模及应用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十余项,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地震联合基金),面上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SCI论文12篇;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8项。曾获得“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项目”, “中国地震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奖”和“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
主要成员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研究方向 |
陈石 |
男 |
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物理 |
李平恩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数值模拟 |
廖力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动力学 |
祝爱玉 |
女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动力学 |
佟啸鹏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物理 |
李红蕾 |
女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物理 |
张贝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动力学 |
韩建成 |
男 |
博士后 |
博士 |
大地测量 |
侍文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地球物理 |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逆冲构造背景下的强震孕育发生过程与前兆机理研究》
[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深部介质变化动态微重力观测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强震临震预测模型和综合服务系统研发》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基金《重磁位场处理、反演方法及模型评价技术研发》
[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地面-卫星重力观测数据恢复中国大陆时变重力场》
[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巴颜喀拉块体与龙门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基金《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结构与强震孕育机理研究》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基金《基于云平台的地震应急信息聚合与发布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