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主动源探测与介质变化成像
地震等自然灾害通常与地球内部物质的状态变化有关,是一个动态的物理过程。对这种物理过程的高精度监测,是研究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重要需求。对地下介质随时间的演化,尤其是应力作用引起的微弱变化的观测还缺乏有效手段。主动源探测研究主要发展基于绿色气相震源的主动探测和时延监测技术,开展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结合密集台阵观测,开展实验研究,服务于灾害的主动防范,加深对致灾规律的科学认识。
负责人
王伟涛,1979年生于河北唐山,博士,研究员,地球物理先导技术研究室主 任。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多次赴美国加州理工地震学实验室、美国加州 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克罗拉多大学等著名地学机构开展交流访问。
目前主要从事背景噪声、重复地震和气枪震源等重复震源的研究,主持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文章1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在 于Array,ActiveSource,AI(A3)等新兴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将新型的探测 和观测技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数据分析技术与地震学问题相结合,探索新 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需求的深度融合。
主要成员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研究方向 |
王伟涛 |
男 |
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李丽 |
女 |
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袁松湧 |
男 |
高工 |
本科 |
地震台阵观测 |
许卫卫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地震台阵观测 |
徐善辉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地震台阵观测 |
杨微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胡久鹏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徐逸鹤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李璐 |
女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张云鹏 |
女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于子叶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 |
刘政一 |
男 |
工程师 |
本科 |
仪器管理 |
徐天龙 |
男 |
研究实习员 |
本科 |
仪器管理 |
承担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构造主动源监测技术系 统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气枪源和背景噪声 源反演郯庐断裂带南端高精度地壳波速结构》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气枪震源和密集台 阵研究程海断裂带精细结构及变化》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密集台阵研究噪声 源的分布、演化及其对噪声互相关函数的影响》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动地震台站观测数据 质量控制研究》
6. 研究所基本业务转向(战略性研究项目《中国地震 科学台阵探测——华北地区东部”》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库库 区微地震识别和分类研究》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北天山东段动态触 发时空演化特征研究》